广西电线电缆生产厂家
郑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电力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。公司注册资本2.046亿元,目前在焦作武陟建立了线缆生产和研发基地,在郑州设立国内外营销中心。现有员工160人,公司已注册电线电缆行业商标“ZLGF”。
公司已经实现股份制改造,目前已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。
行业利润水平变动原因电线电缆属于“重材轻”行业,原材料占电线电缆总成本的80%以上。因此,虽然近年来电线电缆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,行业整体毛利率逐渐企稳,但铜、铝等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变化是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。电线电缆行业。以行业为代表的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变动频繁,行业利润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较大。
我国特种电缆的发展现状:特种电缆顾名思义就是用于特殊环境或特殊用途的特种电线电缆。通过特殊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,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,如耐高温、耐辐射等。耐光、耐候、耐矿物油、耐溶剂、耐腐蚀、耐电晕、耐火等。根据不同的特性,特种电缆可分为四种常见类型。2016年,在下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,特种电缆行业需求较上年有所增长。2016年,特种电缆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720.8亿元;实现产品销售利润264.66亿元;实现利润总额142.86亿元。
广西电线电缆生产厂家
资质壁垒首先,我国对电线电缆产品的生产实行严格的生产许可制度。产品目录中从事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电线电缆产品,必须取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CCC认证。一些下游大行业也对线缆供应商提出了相应的行业准入标准,进入不同行业或不同目的的产品也需要获得行业要求的资质和认证。其次,我国大量的电子产品和电器设备出口到国外。在国际市场上,随着欧盟于2006年7月1日实施《有害物质限制条例》(RestrictionofHazardousSubstances),美国、日本和欧盟都对进口实施了限制。产品提出严格的准入认证标准。因此,获得各个行业、各个目标市场所在地所要求的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、资质认证成为进入该行业的主要障碍之一。
做到为客户创造价值、为员工谋求发展、为社会承担责任,打造互利互信、持续创新、绿色共享的企业形象。
郑缆科技目前主要产品: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、绝缘架空电缆、架空导线、控制电缆、布电线、矿物质绝缘等特种电缆共六大类。广泛应用于电力、建筑、冶金、铁路、交通、电信、石油、化工和国防军工等行业和领域。与电网、大唐电力、华润电力、中核二十二局、富士康集团、中国铝业、中平能化、建业集团、绿地集团、中国建筑集团、中冶集团、上海宝冶、中铁集团、电力安装公司等大型集团公司形成了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。样板工程主要有建业集团凯旋广场、绿地集团绿地中心、哈尔滨机场、郑州体育场、郑州市中心医院、郑大二附院、中平能化尼龙66切片项目,焦煤集团企业水泥项目、中国电信枢纽楼增容项目等。产品出口到中东、东南亚,拉丁美洲及非洲等12个和地区,不断实现全球业务的持续稳定增长。
纵观整个国际特种电缆的发展,我国特种电缆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,距离一些电缆技术强国还很远。因此,尽管中国已经是电缆生产大国,但许多高端电缆项目仍被外国电缆公司占据。中国高端电缆市场仍然极度依赖进口。为了改变这一困境,特种电缆的发展成为必然。特种电缆本身就是一个很宽泛的名称。它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概念,至少在中国没有。有一种说法,除了常规的电力电缆和通信电缆外,其余的电缆都可以称为特种电缆。国内很多电缆企业甚至称控制电缆为特种电缆,可见国内特种电缆的发展还处于极其原始的状态。
广西电线电缆生产厂家
电力领域:生产多种高压/超高压、中压电缆,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系统;工业领域:制造低中压、仪表及控制电缆,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石化产业、交通运输、海洋工程、电梯、汽车、煤矿、可再生能源、风能、太阳能及核能产业;电缆附件:生产电缆附件包括应用于低中高压和超高压的电缆接头和终端,用于工业、建筑或基础设施应用和电力传输和配电;通讯领域:作为通信电缆行业内的佼佼者,生产所有通信电缆和附件,如:光缆、通信铜缆、附件和光纤到户。
公司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占地面积30150㎡,建筑面积22750㎡。位于武陟产业集聚区创业路东段。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、检测设备等。公司目前拥有多种产品标准生产能力,一是严格按照标准(GB)生产;二是根据客户需求按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(IEC)、英国标准(BS)、德国标准(DIN)等国际主要标准生产;三是按客户要求进行定制化生产(特殊要求电缆产品的设计和制造),充分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产品需求。
广西电线电缆生产厂家
目前国内生产特种电缆的企业中有大量的小企业。技术装备水平和人员素质都很低。部分企业相当于作坊式企业,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规模较大。差距使得难以承受国外产品的冲击。尤其是随着跨国公司的进入,我国电缆行业的低成本竞争将面临严峻挑战。总体来看,特种电缆产品的需求为国内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,尤其是在全球电缆行业发展疲软的关键时刻。从中国线缆行业来看,急需政策和市场刺激,无利可图的中低端市场逐渐被淘汰,向高端市场迈进。显然,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,也有利于我国电缆产业的转型升级。